生活在山里

一湾明月2024/著

2024-11-28

书籍简介

关于活在深山:2000年,一个省级扶贫工作队,来到一个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集居乡,开展扶贫工作。这里交通闭塞,设施落后,群众普遍贫穷,但生态完美、民风淳朴、杜鹃花与少数民族文化互相映照。看工作队如何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,带领群众一同走向精神富裕、物质满足之路。

首章试读

2000年1月18日,隆冬的天空灰蒙蒙的,气候寒冷,几只乌鸦在在桃花乡政府大院旁边的一棵较大的柏树上,偶尔叫上几声,让人感到寒意上身,稀疏的街道很少见人影走动。有时也能看见一个人,缩着头,弯着腰,双手插进袖口里,匆匆晃过。桃花乡人民代表大会正在乡政府召开。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在主席台就座。主席台下,乡政府各站所主要负责人和各村人民代表围着十余盆灰火坐着。主席台上,桃花乡人民政府乡长杨兴富正在报告2019年桃花乡人民政府工作。杨兴富是苗族,一米六五的个头,长得敦实,机灵,穿一身黑色的崭新西装,里面套的是白色的衬衣,打着红色领带,念着厚厚的稿子,非常专注,显得有些神采飞扬。 会场上,大家围着火盆而坐,面对着面,正是交谈的好平台,交头接耳遍地开花。成为主席台上开大会,主席台下开小会。杨兴富的声音虽然很大,但是,也被大家的交谈声淹没了。实在看不下去了,主席台上的乡党委书记、乡人大主席老舒敲了敲桌子,说,请大家要注意会场纪律。他的话音刚落,一下子会场清静了,只剩下杨兴富高亢激昂的声音。 老舒四十八九岁,布衣族,瘦瘦的,着装百分之百融入当地文化元素,长期在基层工作养成了慢条斯理的作风,给人感觉既朴实又老实。 这种安静的场面没持续多久,大家交谈的声音好像是由远到近,渐渐大起来,像一大群苍蝇发出嗡嗡的响声,让人心烦意乱。 你们这么大的声音,这会怎么开?老舒气愤地大声说道。 会场上的杂音又消失了,杨兴富的声音像被水淹没的人,终于露出头来,会场上又可以听见他的声音。 慢慢地,杂音又从四面包围过来,更像是夜色,从四面八方慢慢笼罩过来,又把杨兴富的声音覆盖了。 老舒脸色铁青,眼睛瞪得圆圆的,扫视着会场,真想点个人的名字批评,一看交头接耳的人不在少数,真正听会的人并不多,加上杂音太大,想听也听不清楚,于是大家都交谈起来。真是法不制众,老舒感到会场失控,自己又无能为力。 突然,一位代表大声喊道,杨乡长,别在讲了,有什么好讲的,年年都是那一套陈词滥调,你不烦,我们都听烦了。这个人...

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