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什么歌

昆玉/著

2024-11-23

书籍简介

关于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:一条路究竟要走多久才会看到尽头。来时赤条条,去时一抔土。活着的目的究竟是什么?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已,并无任何实际意义。一个北方的农民被时代裹挟,分不清楚善恶,分不清终始,终有一天问了自己一句:究竟要走多久才会看到路的尽头。

首章试读

我是刘福生,出生在山东省一个默默无名的小乡村。 出生之时,义和团已经闹过,慈禧老佛爷也已经出卖了这帮脑袋一根筋的农民兄弟。这都不是我所要讲的事情,曹丕曾经说过:世上无不亡之国。大清国的的事与我无关,我只是被裹挟着往前走。 我出生的地方叫刘家洼,这地之所以叫刘家洼,是因为地势偏低。比正常的土地地势偏低,也就注定了碰上水灾的时候会不可避免的被泡在水里。听村里的老人讲,有一年下大雨,连续下了有一个月之久,村里的水到了齐腰深。就这还都当做风水宝地,说是能聚财。 我家是当地的地主。看这个村子的名字就知道了----刘家洼。绝大多数人都姓刘,其实不止都姓刘,如果往上追溯五代以上都是一家人。 地主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形式。 第一种就是做官发财了,然后回家置房子置地。不敢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是如此,至少从大明朝老朱家开始就是这样。当了官,吃拿卡要搜刮地皮,攒上几辈子吃不完的财宝。然后回老家置房子置地。俗话说得好:富贵不还乡,如锦衣夜行。这就是千百年来帝王统治的根基所在,给文化人一个发财的出路。文化人耕读传家又去效忠帝王家,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。 当然我老刘家不是这一种,从我读书的那点机灵劲就能看出来,祖上恐怕不可能有什么读书的好材料。满家族连一个秀才都没出过。 第二种,在外得了横财。比如说出门做买卖,赚了钱了。古时候讲究士农工商,商人是末流。虽说商人可以与官府相互攀扯关系,但是终究不是传家的玩意。也回老家置房子置地。还有的就是倒卖私盐,贩运烟土等等,或者是当了土匪强盗谋得了一批财宝。回乡置房子置地,之后老实本分的靠吃地租过日子。 我老刘家也不是这一种,族里这么多年也没在城里开一间铺子,就指望着地里那点粮食卖了换点物什,根本没有经商的头脑。更别说出去贩私盐贩烟土了,县里来了征粮的小吏都吓得腿肚子转筋,点头哈腰生怕伺候不好。更别说当强人去抢去偷了,有那个胆子的话,这一大家子就不可能窝在这刘家洼超过五代了。 第三种,就是靠开荒种田。就是说无主之田仗着自己家人多劳力多...

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