雍正八年(1730年),贵州苗疆地区苗民造反。苗疆人民不满当地朝廷官员的统治,不断和朝廷发生武力冲突。当地官员作威作福,鱼肉百姓,愤怒的苗人团结一心,同仇敌忾,一处起义,各寨苗人积极响应,甚至联合起来一起攻打清军驻守官兵的营房。当地政府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,对于四处冒出的苗民,清军顾此失彼,疲于奔命。加之叛军苗民各个武功高强,清兵根本抵挡不住他们的袭击。 贵州省府全城戒严,贵州的动荡不安直接影响了整个西南地区的稳定。 一纸奏章传到京城,雍正帝得知消息后十分愤怒,马上召集群臣商议对策。威严的乾清宫内群臣肃立,雍正帝在殿前焦急的踱来踱去,说道:“朕刚刚收到一份紧急奏章,云贵总督高仲其上报,贵州苗人造反,多地已经举行起义,攻击驻军军营,当地官员剿抚不利,竟然毫无办法。这是近年来大清发生的第一件大事,此事如果解决不好,大清整个西南地区的稳定堪舆。对于此事必须迅速的做出解决,不知各位臣工有何良策?” 此时群臣低头垂首,均默不作声,大殿上极是安静。雍正帝站在乾清宫的书案前,注视着群臣。 过得片刻,群臣中一人站出来拱手说道:“皇上,依微臣之言,苗人野蛮凶狠,不用武力只怕难以降服。让他们归顺大清恐是难事。微臣建议对黔省用兵,剿灭乱民,并将罪魁祸首首级悬挂城门曝晒,以儆效尤。” 话刚说完,又有一人出列拱手说道:“皇上,依微臣之见,此等野蛮之人,难以管束,实乃天性,不如弃之。况且贵州等地孽障丛生,毫无生机,于大清实无用处,有之或无均无不可。若是出兵,浪费兵力财物不说,难保苗人不会再生叛乱。” 话刚说完,大殿上一阵骚动,不少大臣在底下小声的议论着。先一人又大声说道:“王大人此言差矣,如果弃之不理,那么各地不臣之民岂不纷纷效仿,那时大清的祸乱远不止苗疆一处,大清就会面临土崩瓦解之危,还请圣上三思啊。” 雍正不停地在殿前踱来踱去,垂首倾听,听着下面大臣的议论,深感气愤,说道:“现在是让各位商议如何平息叛乱,而不是讨论苗疆地区弃与留的问题。贵州一带自古就是大清的领土。当年太祖皇帝从亡明手中收复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