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勒城在哪

林淮岑/著

2025-03-04

书籍简介

关于阿勒屯的风:本文描述了东疆阿勒屯多民族聚居的村落生活,展现了传统手工艺、文化传承与现代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与融合,以及汉族少女葛云雀作为外来者在这片土地上的所见所感。通过葛云雀的视角,可以窥见一个充满色彩和活力的新疆村落,以及那里人们的生活和梦想。

首章试读

“我这一生大概织出了1万多件艾德莱斯,我一直非常喜欢艾德莱斯,古老的印染花纹和传统的梭织技术,能够从中获取喜悦。”葛云雀到达丝绸工坊的时候,麦麦提敏正在接受从外地过来研学的学生访谈,年过六十的老人留有花白长须,皮肤黝黑发亮,颊边两条法令纹绷得很直,表情严肃,面对镜头别扭地说着汉语。 但他神色认真,仔仔细细地为众人讲解。 阿勒屯有两项比较出名的非遗项目,一项是刺绣,另一项就是艾德莱斯绸。 作为艾德莱斯绸传承人的麦麦提敏从15岁开始跟父亲学织艾德莱斯,是他们家族第三代传人。 眼看访谈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,他的徒弟阿布热西提在旁边朝葛云雀热情地招了招手,“你先过来吧,师父他现在除了游客,谁都不爱搭理。” 室内一股清凉的风吹散了葛云雀脸上晒出的红云,她特意放低了脚步从门口过去,没惊动其他人。 “最近来参观的游客很多,我们都变得更忙了。”阿布热西提说话的时候手也没闲着,他和另外三个工人在给丝线扎节,地面上摆放了两根不锈钢的钢管,将丝线整理成一捆一捆,每一捆丝线上都标注了小黑点,他们四个人分别用黑色塑料袋对丝线进行扎节处理。 离他们不远处,还有一个高约一米的水泥台子,葛云雀顺着台阶走上去,准备从这边绕过去,“这对于工坊来说是件好事儿,说明有更多人知道艾德莱斯绸了,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游客过来参观购买的。”台子上有个凹下去的圆柱体铁桶,里边是当地玉米叶子提炼出来的染料,可以染出橘黄色。 有个工人将整理好的蚕丝线放在六角轴轮上转动,确保每一寸蚕丝都均匀地浸润染料。 阿布热西提闻言,发出一句哀叹,“喔,草原上放牧还得先让牛羊啃点草皮……” 他平时要忙着扎节、染丝已经很忙了,还要抽空去学习汉语,免费当讲解员,就算再年轻也经不住这么折腾。 自从村里来了个乡村运营团队后,工坊就多了很多游客,关键是村委会让他们这些工人参与为游客讲解,领着游客四处参观,却不允许他们收游客门票钱。 “阿达西(朋友),我们真的很辛苦,你来工坊很多次...

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