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兰心事有谁知 电视剧

还在轮下/著

2024-12-01

书籍简介

关于宋帝心事有谁知:该书立足于历史事实,以宋帝赵构跌宕起伏的一生为主线,以韩世忠、李纲、赵鼎、岳飞、张浚等人波澜壮阔的战斗经历为副线,贯穿宋、辽、金、夏、元五个政权错综复杂的斗争脉络,为读者复原了从崇宁三年(公元1104年)到淳熙十四(1187年)总共83年的社会场景。作者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,择取最为典型的“靖康之耻”历史片段,为读者客观展现了两宋惨败的历史原因。彼时,中原大地上同时存在着多位“正统”皇帝(太上皇赵佶、宋钦宗赵桓、宋高宗赵构、元懿太子赵旉以及垂帘听政的隆佑太后)和金人建立的伪皇帝(伪齐刘豫、大楚张邦昌)以及自立山头的草寇皇帝(永乐皇帝方腊、大楚皇帝钟相),还有信王赵榛等等。每位皇帝各怀心事,中原官僚身处乱世之中,大都首鼠两端,揣摩观察。因此书名定为。本书通过详实丰富的史料,阐明“种什么因,结什么果”“水则载舟,水则覆舟”的社会发展历史规律,对社会管理者发出震耳发聩的警醒作用。

首章试读

men do not learn very much from the lessons of histo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 lessons that history has to teach. —Aldous huxley 秦人不暇自哀,而后人哀之;后人哀之而不鉴之,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。 —杜牧 两宋肥胖而孱弱的前因后果 宋朝包括北宋(960年-1127年)和南宋(1127年-1279年)两个阶段,共历十八帝,享国三百一十九年。和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一样,它并没有跳出“革命初期(人民利益的代言者)----强大繁荣的军事经济文化”、“建设中期(人民利益的维护者)-----绥靖维稳的政治策略”、“衰败后期(人民利益的掠夺者)----丧失民心被人唾弃”这样的历史三阶段周期律。 本文从“强大繁荣的经济文化、因缘和合的必然联系、由盛而衰的原因分析”等三个方面进行导读。 第一部分:两宋强盛的经济文化 两宋时期,社会经济发展迅速,人口、经济、文化等在当时世界上也居于领先地位。 一是人丁兴旺,人口众多。据有关学者考证,宋代只统计承担赋役的成年男丁户口,至大观四年(1110年)宋统治地区有户、口。有学者提出北宋宣和六年(1124年)有2340万户、1亿2600万人。 二是经济雄厚,社会富裕。宋时商品经济发展迅速,商业繁荣。有学者推算,北宋宋真宗赵恒咸平三年(公元1000年),宋廷统治区域Gdp总量为265.5亿美元,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.7%,人均Gdp为450美元,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。 三是城镇众多,商业发达。宋朝的城镇经济特别发达。据有关学者考证,北宋末期有四十六个十万人口以上的城市。首都东京开封府的人口达到百万以上,店铺多达六千四百余家。宋朝打破坊市分区的制度,商店可以任意开设,还出现夜市与早市。宋都城临安府(今杭州)人口在宋末达到一百二十五万,城内极其繁华。...

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