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国初。 陆城。 有人在近几年声名大噪的宜新饭店,订了三百桌生辰宴。 什么都要最好的,最有排面的。 钱不是问题。 饭店少东家江宁,收到五十条小黄鱼的订金,暂不晓得寿星是谁,但不难猜到寿星来头很大。 办好生辰宴席,宜新饭店一跃成为陆城头牌。 反之,扫地关门。 宜新饭店是她姆妈的心血,也是她的心血。 江家几辈人从医,祖上是宫里的御医。 随着时局变化,江家一日不复如日,坐吃山空。 就在江家卖光祖产的时候。 她姆妈拿出仅剩的嫁妆,一边精打细算过日子,一边在钟楼大街的街尾,支楞起勉强能摆下四张桌子的小饭馆。 那年她江宁才七岁。 她翻看了很多家里的医书,将前朝的宫庭药膳加以改良,好吃不贵,卖爆大半个陆城。 十年过去。 她十七岁了,有了如今的宜新饭店,座落在陆城繁华的街头,上下四层,红红火火。 原来的小饭馆也还在,每月都会出新菜,价格仍然亲民。 偌大的陆城。 从码头的船工到达官显贵,都有被她征服了味蕾的饕客。 江家跟着沾光,小宅子换大宅子,前年还买小汽车,不买就天天来饭店闹。 原本她和江家人的关系就不好。 她姆妈千里迢迢嫁给她阿爸,不求跟着她阿爸好吃好喝,不求在江家坐享清福,只为老一辈指腹为婚,一诺千金。 可是呢?? 阿爸挥霍着她姆妈的嫁妆,在外面花天酒地养外室,生有一儿一女。 后来江家日子好过了。 阿爸接回外室,让外室做了二姨太。 后后来。 阿爸添了三姨太,三年抱两,又是一儿一女。 祖母动不动就对她姆妈说:“别生怨,谁让你没儿子。” 祖父说:“什么都没有江家的香火重要!” 阿爸说:“就因为你!满陆城都在笑话我,说我江永福是吃软饭的窝囊废!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