交换身体这种说法太玄幻传说了,现代社会已经知道这是不可能的,肯定有戏说或者神化的成分在里面,毕竟谢知秋在那个朝代可以说是以女性身份挟天子以令诸侯了,必须要有一些传奇色彩来巩固自己的权位。
但是“交换身份”
这个讲法就很微妙,女扮男装、用别人的身份或者其他手段之类的,都可以说是交换身份,谢知秋早期确实是一直使用萧寻初的身份,这个没有什么争议。
虽然谢知秋在那种男女界限严格、考试要验身的时代,到底是怎么和萧寻初达成默契、还用他的身份瞒天过海的,到现在也没弄清楚,但这个确实是公认的历史,只能说“交换身体”
和“交换身份”
一字之差,是个擦边球。
所以说模拟卷真的不能乱做,有些题目乱出,太容易把人带跑偏了。
总结一下,楼主实惨。
【2】关于绣坊
谢家绣坊遗址(梁城)
国家aaaaa级景区
[景区介绍]
谢家绣坊,位于梁城中心街163号,总占地37亩。
谢家绣坊首建于公元10x4年(天顺二十一年),由方朝著名政治家、发明家、教育家谢知满创立,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将六锭脚踏纺车运用于商业的大型私营绣坊。
绣坊最初仅有纺织工坊与绣娘生活区域,后扩建女子学舍,为现梁城第二中学前身。
女子学舍中庭立有一座谢氏姐妹雕塑,为后世第三次扩建后增加,距今已有两百余年历史。
谢氏绣坊是我国第一次手工业革命的发源地,其建立极大推动了我国手工业发展及技术变革。
绣坊中的学舍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专业化的女子私塾,培养了大量女性纺织人才。
学舍对外招生、自培自雇的模式,为当时职业女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。
宁德八年,谢知秋进行新科举改革后,谢氏绣坊的女子学舍为支持其政策,增设大量科目,并鼓励学生参加科举,逐渐从专业学校转变为综合类学校。
绣坊创建者、谢知秋之妹谢知满,时任国子监祭酒,后多次担任新科举墨学学科的主考官。
在绣坊学舍初创时期,谢氏姐妹都亲自参与了女子学舍的学制设计与教材编写。
她们当时建立的女子学舍制度,拉开了近代化教育的帷幕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【3】关于失权帝王
某大学生手机聊天中——
小渣:啊啊啊,烦死了,毕业论文根本写不出来。
小渣: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,我的选题是《从赵泽诗文分析帝王失权过程中的心理》嘛。
小渣:我本来预想,赵泽作为方朝最后一个有过实权的君王,从手握大权到傀儡皇帝,而且他还活到寿终正
寝,这种经历不是一般人能有的,他肯定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心理活动,像是落差啊、不甘啊、认命啊,然后我再将他不同阶段诗词作品中展示出的想法梳理一下,弄个脉络出来,就可以分析出他的心理变化了。
小渣:赵泽是写诗超多的那种皇帝,生平有上千首诗存留下来,材料很多啊,我本来以为很好写的。
小渣:万万没想到,百密一疏啊!
!
!
小渣:赵泽这诗写的,我天啊,太烂了!
!
太肤浅了!
!
!
根本没有内涵可言!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