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大中小
不是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么?
然后回到屋里,沉沉睡去。
任雷鸣雨打,他进入到自己的梦乡。
原来,放下就安谧了,难怪有智者说,心安便是去处。
这是一九九四年的春天。
这个春天有些寒冷。
飞柳镇属于湘北地区,春天常常有雪花飘动。
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倒春寒。
不记得是包产到户后的第几年,因为倒春寒,秧田里的种谷子都黑了,烂啦,秧田里只有稀稀拉拉的几棵秧苗儿在风中摇动,就像村里脑壳得过皮肤病的谷良叔的头顶,一片白水田。
那一年,他没满二十,挑着一担萝筐跟在父亲屁股后面到处去卖秧。
他感到憋屈,又感到无奈。
他甚至有些埋怨父亲,为什么不叫哥哥大宝或弟弟三宝去干这些个丢脸的事,而非要带上他,让他很没有面子。
从那个时候起,于二宝就暗暗发誓,迟早要离开这个让他感到憋屈的村庄。
那时候要离开农村,于他而言,只有两条路,考上大学或者当兵转干。
他的祖祖辈辈似乎没有人当过官,爷爷倒是曾经当过木匠,还把手艺传给了他的父亲。
接班是没有机会。
只有接父亲的班,成为一名长期的地球修理工人。
于二宝因为父亲长年生病,初中毕业后再与考大学无缘,回家帮忙种那分给他们家的八亩地。
而那一年,他只有十六岁。
父亲说,十六岁不小啦,你妈十六岁那年已嫁给我啦。
于二宝不以为然。
后来去验过几次兵,但阴差阳错,一次也没有等到穿军装的解放军叔叔上门来接。
多年后,他听说了一句不知是哲理还是骗人鬼话的话: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,会为你打开一扇窗。
当时他既不知道哪里有上帝,更没有寻到上帝为打开的窗户。
但天无绝人之路,他还是找到了第三条路。
他初中毕业是八十年代,文学青年像现在的网红或追星族一般多。
而于二宝就是一个文学铁粉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