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材小子翻身记:我有鉴宝真眼

佚名/著

2024-12-30

书籍简介

我是名古玩商家,这天,来了个不懂行的卖家强行将他货给我。那截红珊瑚,断面锋利,一下子就割破我掌心。一缕血液流出,沾染在另一件墨绿色眼睛玉雕上。一道绿光顺着我手上伤口,直奔我双眼而去。那枚眼睛玉雕,仿佛冰雪消融一般,缓缓消散。一阵针扎般的刺痛,从眼部传来。我想要伸手去揉,猛然发现,眼前景象大变!我居然获得了鉴宝神通!

首章试读

一九九四年,腊月二十八。 京城,潘家园旧货市场。 临近新春,古玩店已经全部停业,仅剩几位散户,顶着寒风卖力的在市场门口吆喝。 “新年大促销,战国诸侯剑只要998!” “乾隆爷御用瓷碗,喜欢的过来看看啊!” “慈禧老佛爷漱口杯,等待一位有缘人!” “新到一批宋徽宗收藏过的汝窑瓷器,批量处理了! ...... 大门口东侧,一个靠着大槐树的偏僻摊位。 曹嘉宁安静的坐在马扎上,抱着一本封面破破烂烂的《华夏历代瓷器解析》看得入神。 他20出头,身高、体长分别是180cm和18cm,和看书的大老爷一样,又帅又强! 曹嘉宁摊位上的货不多,是前些天下乡掏老宅子收上来的旧货。 主要是一些晚清、民国时期民窑瓷器,近代银首饰,旧书报等等。 “老板,收货不?” “保证是好东西!” 曹嘉宁抬头扫了一眼,一位身穿黑色破洞棉袄,头戴军绿色大棉帽的中年男子,正贼兮兮的看着他。 古玩行,非常考验人的眼力。 不仅要会鉴定文物、古玩,还要懂得察言观色。 通过对方的穿着、表情、动作等,判断言语真假。 眼前这个家伙,裹得跟大粽子似的,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,大概率不是本地人。 他怀中抱着一个鼓囊囊的黑布包袱,像做贼似的,不停的左顾右盼。 这种人看上去像是手里有货,但古玩行真真假假,一不小心就会掉进精心设计的陷阱中。 曹嘉宁缓缓站起身,将手中的《华夏历代瓷器解析》倒扣在马扎上,摆出一副不是很上心的模样。 “大过年的,地主家也没余粮了。” “我自己手里的货还没出手,可没太多钱收货。” 黄三奎是东北奉天人,之所以选择曹嘉宁,是因为他手里的东西来路不正,看曹嘉宁不爱说话才主动找上门。 他皮笑肉不笑的打了个哈哈,从摊位上跨过,来到曹嘉宁身侧。 “...

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