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漫长悠远的生命历史长河中,生物由低级向高级演化,直至出现了主宰世界的人类。 圣经上说:上帝首先创造了一个叫亚当的男性,然后取出亚当的一根肋骨制成女性,原本同体的男性和女性有了千丝万缕、无法割舍的联系,亚当和夏娃繁衍生息形成了人类社会。 也有另类教义说:万物之主创造了一对初始人,然后在一个人的两腿之间取出一块,把她两腿之间塑造成阴户,她成了女人。 把取出的那块移植在另一个人的两腿之间,并塑造成阴茎,他成了男人。 从此,男人的阴茎总想寻踪溯源;女人的阴户总想被分离的那部分回归故里,由此男人和女人有了不可抑制的性交欲望,这种欲望会伴随终生,即使身体已经无能为力了,但心里的那份期盼永不枯竭。 这种性交的欲望是人类社会蓬勃发展的原始动力之一,是最重要的原动力。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有两个哲学家孟子和荀子,就人性善恶问题进行争论,其实“人之初”既不是“性本善”,也不是“性本恶”,而是“人之初,性本色”,因为善恶不是人的自然属性,所谓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是后天形成的。 而好色是人的自然属性,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,与生俱来,相伴一世。 “性相近,习相远”说的是人的好色本性是一致的,但表现出来的现象各不相同,古人和现代人不同,外国人和中国人不同,不断发展与人们的观念相适应。 人类另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不甘现状、开拓进取,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卓越的科技生产力,让人类的生活水平达到了极高的境界。 这种属性用在男女性关系上就是喜新厌旧,即使不“厌旧”,但“喜新”是难以遏制的,这一属性一直被所谓“道德人士”所诟病,然而诟病也好、压制也罢,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,这一属性如洪流般愈演愈烈。 钱钟书先生在他的大作《围城》里给出了透彻的阐述:“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,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,婚姻也罢、事业也罢,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……” 人类的道德标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文的解放不断进步,男女性欲也不断得到释放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