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年盛夏至,入伏之天令人心烦意乱。 然在龙崎帝国东南樱州有这样一座城池,百姓可在其间清爽的微风中安享盛夏之景,不必忧心沦为烈日的玩物,便是誉为“龙崎第三府”的虞城,亦是最负盛名的避暑圣地。 正因如此,适逢火炉爆发之际,人们争先恐后涌入其中,致其城内城外人流膨胀。暂且不谈城内是何壮景,但见城外就已是车林人海,波澜壮阔。 最夸张的是南门与西门之外。 南门前鲜可见人,然车马之队却贝联珠贯,各式马车排布整齐划一,犹如大军压境。 西门正好相反,车马虽少,却独不缺人。 放眼望去,一字长龙沿官道蜿蜒至无穷无尽,似可直通天际,如此阵仗,在他地怕是百年难逢。 汇集此地者,多慕名而来。 有达官显贵,亦有商队走卒与贫苦农人。 前者多汇南门,后者多聚西门。 西门有唯一可通龙北的官道「平庸道」,故西门排队者大都来自龙北。 于门前顺官道望去,可瞧见无数人肩扛烈阳赶来,那路边矮林里攒动的人头皆是纳凉的龙北外乡客。 试问南方今夕如此酷暑,此龙北之众何以不远万里,远徙至此? 熙攘尘世中,无论飞禽走兽,无论虫鱼花草,皆为寻觅生存之道而生存。 少数登高者或可不必忧心每日如何果腹,只为惬心如意,但芸芸众生,却要为这二字劳途一生。 龙崎乃九州之地,时至今日,已在玉氏皇室统治下屹立三百年光阴。 龙分南北,以横贯大陆的「沧江」为线。 北部六州,西部胡州、西北沙州、北部禹州、东北临州与中部中州及皇城「青龙涿」所在的东部青州共称为“龙北”。 而剩余三州,东南樱州、南部南州与西南云州便是与之相反的“龙南”。 曾几何时,龙北安宁和平,百姓安居乐业。 然往事不堪回首,如今的龙北却是寇祸四起,民不聊生。于是呈现一片祥和之景的龙南三州才会引得大批北人南迁。 于流离失所者而言,天气炎热否无关紧要,重要者是能在天地间寻到一席安身之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