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銮殿上鸦雀无声,群臣都默默地低着头,不敢说话。 丹陛之上的宋仁宗,端坐在龙椅上,满脸怒容。 在他面前的龙案上,摊着一份刚刚从广南西路传过来的塘报。 塘报是征南大元帅余靖写的,报称侬智高叛军已经西折,二度攻陷邕州。 宋军各路人马接连战败,损失惨重,请求朝廷再发援军。 宋仁宗连做梦也想不到,一个区区的僮族土司,居然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。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,就席卷了整个广南西路和广南东路,兵锋直逼湖广。 曾一度围困了广南重镇广州。 朝廷先后派遣孙沔、余靖等大将南下平乱,不料师久无功,反而白白折了许多人马。 时值皇佑四年深秋,大臣们却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意。 这股寒意来自于皇帝的威慑,也来自于对敌人的恐惧。 侬智高是一个怎样的啊? 竟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,连克重镇,屡败名将,兵锋之盛,竟远迈西夏铁骑。 出乎群臣预料的是,宋仁宗的怒火并没有发泄出来,而是叹了口气,道:“若早知如此,当时接受侬智高内附,便也罢了。”原来,侬智高早先为广源州豪族,附于越南李朝。 后因越南穷征极敛,侬智高之父侬存福忍无可忍,起兵对抗。 不料被越南李太宗出兵征讨,擒杀侬存福。 侬存福之妻阿侬带着其子侬智高几经周折,脱离虎口,返回广源州东山再起。 原先,侬智高欲归附大宋而对抗南越,不料仁宗不纳,侬智高走投无路,便起兵反宋。 广南东西两道被侬智高一呼百应,群起而应之。 几月之内连克数十州县,并一度围困广州。 宋廷多次派兵南下,却连折名将。 不仅如此,侬智高还僭号称帝,在邕州建“大南国”,与大宋分庭抗礼。 宋仁宗寝食难安,此时坐在龙椅之上,更是坐也不是,站也不是。 本道是,当了天子,便可万事无忧,却偏偏生在乱世,北有辽国虎视眈眈,西有西夏屡犯边境。 如今西南又起战祸,难道祖宗...